首页
律师介绍
业界动态
劳动保险
劳动关系
工伤鉴定
劳工知识
劳动保护
工伤待遇
联系方式
    案情简介:

    刘刚曾是某汽车修配厂的职工,因企业生产经营发生困难,不能安排刘刚工作岗位,刘刚于2000年1月进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双方签订了《再就业服务中心管理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同年10月19日,刘刚申请自谋职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与其解除了《协议》,并按《劳动法》及有关规定解除了劳动合同,支付了刘刚经济补偿金。北京市为鼓励下岗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还制订了相应的政策,根据不同的再就业方式可享受结余经费,在最后办理手续时刘刚遇到了阻力,厂长表示企业经济困难,已支付了经济补偿金,再无力支付结余经费。要求刘刚放弃,如果不放弃,企业就不给其办理自谋职业的有关手续。刘刚为了尽早实现再就业,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只好同意企业的意见,就是企业不支付刘刚结余经费,但要在“领取解除劳动合同表结余经费表”上签字。2000年11月9日,企业背着刘刚作了一份现金帐,表明刘刚已把5232元结余经费退还给了企业,这样达到了企业收支账务平衡。事后刘刚认为企业的行为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申诉期限内将企业诉到仲裁委,要求企业补发5232元的经费结余。

    仲裁结果:

    某汽车修配厂补发刘刚5232元的经费结余。

    评析:

    我国《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规定的无效民事行为种类包括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并且规定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劳动法》第十八条也规定了类似的内容,这表明构成因胁迫而为的民事行为的必备要件之一是:一方当事人有违法的行为,这种行为表现为以给对方或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相胁迫,胁迫的内容是违法的。乘人之危是当事人一方乘他方处于危难之际,对方迫于无奈而进行违背自己真实的意志所发生的行为。本市在1998年7月21日印发了《北京市再就业服务中心管理规定》,其中第十五条规定了“为鼓励下岗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对第一年内实现再就业的,可将当年社会保险费的余额支付给下岗职工本人”的鼓励政策。2000年1月,又做出了进一步放宽下岗职工再就业的经费补助政策,除上述规定外,还可根据不同的再就业方式享受第二年的经费补助。本案中职工刘刚为了享受这些鼓励政策,尽早实现再就业本无可非议,修配厂利用刘刚这种急迫心理,要求其放弃经费结余才同意给办理自谋职业的手续,是一种损害职工经济利益的要挟,是不合法的,是和现行政策相违背的。修配厂提供的“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表”虽然有刘刚的签字,但是在修配厂的胁迫下违背其真实意思所为,本委不予确认,是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因此仲裁裁决:修配厂补发刘刚5232元经费结余。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也会感兴趣
  • 1.如何确定劳动合同的管辖权
  • 2.解决劳动争议的机构
  • 3.[劳动争议]企业职工退休要符合哪些条件
  • 4.外国人是否受《劳动合同法》调整
  • 5.粤出台加强新形势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意见

  • 律师文集
    业界动态劳动保险劳动关系工伤鉴定劳工知识劳动保护工伤待遇劳工合同工伤保险工伤伤残
    纠纷争议
    工伤认定
    法律咨询热线
    13331385165



    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文集 -> 纠纷争议

    胁迫签字无效

    添加时间:2015年5月13日   来源: 石家庄工伤赔偿律师     http://www.sjzgspcls.com/
     
    首页 | 关于我们 | 专长领域 | 律师文集 | 相册影集 | 案件委托 | 法律咨询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All Right Reserved

    石家庄工伤赔偿律师


    All Right Reserved Copyright@2024 版权所有 法律咨询热线:13331385165 网站支持:大律师网